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6 浏览次数:986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当前,随着浙江地勘局“十三五”规划发展进入收官之年,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进入了落地之年,而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力军,对单位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勘行业青年作为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当前改革新潮流下,不应畏难不前,消极应对,应当深入学习了解新时期地勘单位改革政策,将学习贯彻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投身到改革发展的新浪潮中。要坚定信心,锲而不舍锚定目标推进事兴企强;要担当作为,扛起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时代之责。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在体制上实行的仍然是外部事业体制,内部企业化管理的模式,随着地勘事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化生产运作机制与事业化的体制管理与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收入分配、人才引进以及经营管理方面均出现了冲突,这种“事企混合”的体制与机制不利于地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戴事业帽子”可以从国家获得财政支持,既满足了生存需要,也解决了职工医疗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而“走企业路子”,则可以承接市场项目,增加地勘单位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表面上看来,这种模式给地勘单位带来了短暂的收益,但从长远看,这种“事企不分”的机制容易造成地勘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产权不清、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够,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人才流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实现地勘单位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地勘单位事企分离改革就是将事业单位与企业真正实现分离,让企业不再“戴事业帽子”,让事业不再“走企业路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地勘单位的改革不仅和面广量大的国企改革拉开了距离,甚至滞后于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改革不彻底、不到位造成的新问题、新矛盾与旧体制中遗留下来的病灶交织在一起,使体制、机制问题更加复杂,产业转型升级非常困难。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地勘单位改革已经积累了不少做法、总结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地勘单位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复制,改革过程中的机构重组、人员分流、技术骨干退休后无以为继、资产划分以及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是改革过程中的困境,但无论是改为公益一类、二类或是经营类,都要从本单位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不断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为目的,只有走深化改革发展道路,厘清自身泥潭定位,明确自身管理职能,才能激发发展活力,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在新疫情的影响下,为实现大队“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的目标,我们地质铁军硬核担当,共迎春暖花开。有“全力守好地勘大楼,是我最大心愿”的鲍锡军、“疫情当前,我不上谁上”的汪泳、“关键时刻抗得起,顶得住”的魏盛辉、“战疫绽芳华,巾帼别样红”的万小丽,“挥别小家,奔向万家”的朱海洋,还有很多领导岗位下沉一线主持指导工作,很多大队青年前赴后继地投身到当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去,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展现了地勘青年生力军的作为,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合力构筑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当下正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紧盯目标,抢工期、抓进度、保目标,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工作、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推动大队高质量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作为地勘单位青年,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十九大精神上来,紧紧围绕单位的发展目标,在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期建功立业。改革的契机必然会带来有很多机遇,我们应当加强自身专业领域知识修养,磨炼专业技术,在机会来临之际才能迅速抓住机会,这样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同时应积极服务地方政府,以综合技术方法手段协调联动,将基础数据转化为可应用的“活数据”,为“地质+”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作为地勘青年,在转型发展之际,要坚定信心,锲而不舍锚定目标推进事兴企强;要担当作为,扛起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时代之责。(井巷集团有限公司 陈星明)
上一篇:思想革新方作为
下一篇:辨方向,强定力,勇担当